Chinese poem illustration/大雅 緜/佚名 Bitters taste sweet
Chinese poem illustration: 大雅 緜/ Daya – Endless Vine by Anonymous Full video also available at Bilibili: 大雅 緜part1 part2 The 3rd in Daya(大雅), a classic epic poem about one of theRead More…
Chinese poem illustration: 大雅 緜/ Daya – Endless Vine by Anonymous Full video also available at Bilibili: 大雅 緜part1 part2 The 3rd in Daya(大雅), a classic epic poem about one of theRead More…
以下短文,原发于5.18微博。因他人中国拳脚功夫的一篇溯源短文,兴我中国诗歌之思辨,记录于下文。简单概括,中国自古诗歌,从三国南北朝期间诗分离于乐,歌诗并举,格律之变始也。原因史实仍需挖掘探研,但从诗文本身的诵读和流传角度,格律于诗无异于翅翼于老虎。所以才有了”唐诗”,否则中国诗歌还会继续走在乐府和少数人精英诗歌的路上。隋唐开创的科举对唐诗也至关重要, 不仅全民普及了诗人,也全民普及了读诗之人和读诗之风。以下小文探讨了格律和音韵的演变,以及为什么唐后诗界繁盛而诗篇凋零。 诗歌风骨音韵,相辅相成。风者,志也,根本立意如郭靖所说:为国为民,而非有宋以来的儿女情长。骨者,音韵也,风志之车马,令辞章行云流水,抑扬顿挫。诗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无人论及:受众和写诗人的多寡与普遍。 唐以后缺风骨,宋以后缺受众,所以有宋及宋以下基本不堪入目,也不流行。有如枪炮出,拳脚废(小说,戏剧,音乐行市以及诗歌不立于科举,晚清科举恢复诗歌不过死灰而已)。 音韵有宋已经不传,所以广韵出。自孔子从周雅言至有唐,历1400岁,有解言说字之尔雅说文,却无官方音韵之典,即使魏晋南北朝裂国之久,隋统后的韵书“切韵”并不流行。无它,都城正腔再统于秦地,举子入京,京官外放,孰对孰错,并不需要“切韵”。其次, 诗歌始终是少数人的器具,即使有音韵之典,也没有普及流行。很明显,正音的诉求以乱世为最,南朝士子们苦读诗书各经而孜孜以求何为正音。俟天下一统而正音再统于秦音结束。周秦汉唐,无论裂土战国多久,正音最终以秦地秦腔再统于长安。此字何音?去秦地问秦人便知。 广韵之学大盛,盖都城东迁,都城腔变为汴梁豫声,与秦腔有异。宋人迂腐,不知修订韵书以合当下,固守所谓的唐韵,而与汴梁音不和,诵读诗书则呕哑嘲哳。不得已入乐以咏言而为宋词。千百年来,广韵谬之广也。更无需说都城腔再历吴越蒙古燕赵女真。自宋以降,江南广府把持学术,强解南蛮东夷音韵为周秦汉唐之传承,有如英美强解希腊为其文宗,荒谬之极。 读汉唐,唱秦腔。一家之言,见笑见笑。
语言和历史密不可分,本文考察了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干流和主要支流的名称及其文字起源,去透视文字以及历史的变迁。 2020.8.22按:本帖原先都配有图片和甲骨金文字形图,因博客几经变迁,图片已无法访问,建议可访问www.zdic.net查询相关甲骨金文。 闲话一下,春节游宝鸡青铜博物馆,镇馆国宝之一“何尊”, 是目前考古发现“中国”二字最早的出处。何尊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3字残损,现存119字。记述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可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文献相互印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铭文全文如下: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弼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惟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毖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行礼福之祭。丙戌日,成王在京宫大室对同族何进行训诰说:“你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后文王受天命,武王克商后告祭于天,以这里作为天下中心,治理民众。”成王将贝壳30朋赏赐给何,何因此作尊以纪念。 成周即雒邑即秦朝起被称为洛阳,在西周初期是“天下的中心”—当然这是周人的视野了。考察一下禹贡九州的中原概念:以河南省现有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分析中原地区所涉及的地理单元的话,它的边缘区在历史上最少涉及到五个地缘概念,即:河洛、南阳、淮上、河济、河间。而在“中原”的东侧,还有一个未被划入河南省范围的缘地缘概念“泗上”。这六个地缘板块共同的构成了“中原外围地区”,它们所围就的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原腹地”,也就是真正的“天下之中”。 洛阳乃东西的要冲,南北晋楚,这个天下中心也不过是将关中泾渭流域加入中原再平衡,就新的地理形势重新东西南北取中而已了, 东部指以安阳为核心的旧朝“殷商”, 以及西部的位于陕西关中西部的周人老家“丰镐”,中心西移了—这个天下好像不是很大啊。 “中国”之意亦即其字面意义, 而不是如今天之天朝的国名。虽说如此, “中国”的字面意义已经长久地深深的刻在了这片土地的子民的思维的最深处,埋藏在其不为所知的潜意识里。考察中国河流名称变迁, 尤其是黄河长江及其支流文字历史,是不是也跟“中国”一样揭示了一些潜规则呢? 中国的河流,自秦汉以来都是称“水”的, 所以江河名称的构造是“江河名”+“水”, 比如河水(黄河),淮水(淮河),江水(长江), 济水(呵呵这个没有现代名称,因为古时济水被黄河下游侵占了,名字也就以化石形态留存于今)。看“水经注”,遍及黄淮长江流域,一律以“水”称之, 以至有“浙江水”,“延江水”,“斤江水”。但是有两个特例“沽河”以及“瓠子河”, 不带水字, 以河结尾,说明早在“水经”成书的汉代, 迟至“水经注”的北魏,河字在北方已经转意,可以取代“水”字了(后注:这个结论有些冒失,古黄河下游有九河之称,以上两个河很可能是九河的残留名称)。 先秦时代,《尚书·禹贡》是中国最早记载河流的地理著作,其中记载的江河共52条,单言其名的47条,占总数的90.4%。以”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为例, 单名为主,“河流名”+“水”的河名沇水也有出处。这极有可能是因为甲骨文书写不便引起的简化,也许在先秦时代,口语中也都是“河流名”+“水”的构成, 只因为甲骨文是要刀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将某些不会被混淆的河流名以单字书写。 古代有四渎,即四条主要河流,在中国古人心目地位很突出。所谓五岳四渎,都是国家祭祀的。四渎最早的总称出自《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尔雅成书于秦汉,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说明直至东周至秦汉时期,四渎是中国最重要的大河,这也可以看成是当时所谓中国的主要区域,珠江闽江和黑龙江流域尚属于域外。 传说的夏代禹贡九州图的四渎,更可能是战国时期的解读 四渎中黄济淮的争斗历史 商朝是中国信史的开始, 我们可以考察甲骨文相关河流的字源来印证一下四渎的重要性。 造字解说 水,甲骨文字形像崎岖凹凸的岩壁上液体向下流泻飞溅的样子。造字本义:从山岩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有的甲骨文像山涧。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崎岖岩壁的形象淡化为流动的曲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变形较大,将篆文表示岩壁的折线简化成一竖,将篆文的四点液滴形状连写成,泉流的象形特征由此消失。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