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众包

28Sep/09

翻译练习:Waze:手机用户众包的GPS

翻译练习,同发译言: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56852/61261 Waze是一个免费的移动导航应用,它使用众包(crowdsourcing)的方法来建立自己的地图。 司机在带GPS功能的智能手机上运行Waze,即可向地图数据库贡献当前位置的地图数据。 被动的跟踪司机,即可得到速度,方向,启动和停止,由此也可以识别交通流量的模型,以提醒您前方路况。 热心参与Waze项目的司机可以从手机发出有关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警示…希望他不是在驾驶当中操作Waze。 在本周举行的DEMOfall 09会议上,Waze宣布,在iPhone和Android之后,Waze目前增加了对Windows Mobile和Symbian平台的支持。对黑莓平台的支持仍然在开发中。 Waze最有趣的是它如何利用众人的力量来构建自己的地图数据库。 只要在驾驶中开着手机的客户端程序,用户就开始提供数据给Waze。 一定程度上这使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依赖于外界,但Waze公司仍然信心满满。 这是因为Waze最初于以色列发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已经有完成了整个国家地域的91%的数据。当然在美国,这一进程显然需要较长的时间,但Waze相信他们在未来三个月内至少将完成一个大都会地区的数据库-当然是旧金山湾区了。 应用程序旨在提供交通警报,其特点之一允许用户提供更多的路况信息,比如车流缓慢的原因是因为测速雷达,抑或一个小的刮蹭事故。 用户可以上传照片,这样其他Waze司机可以真实的看到是什么引起的问题。此功能有点欠考虑,它要求司机驾车同时操作手机。 因而Waze希望只有在汽车停止时,或者由乘客来输入这个信息。 (他们已禁止在车运动时输入信息。噢!) 新版的Waze免费提供了道路导航。 仅仅此功能就应该吸引更多的试用用户,尤其是哪些还没有购买独立导航设备的用户。 早期用户可以从该公司的网页这里免费下载手机客户端。 切记:这项服务今年5月份刚落地美国,参与的意义更多在于帮助建立地图数据,而不是去使用一项已经成熟的服务。。

03Aug/09

维基和威客

碰巧看到了威客, 略微研究了一下这个从维基发展过来的。 威客是100%中国人对互联网理论的贡献,2005年7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刘锋,在自己的论文中为一种新的网络模式定义的时候,写下了“威客”这个词。描述2000年以来出现的一种网络模式。简而言之,在网络上出卖自己无形资产(智慧和创意)而获得报酬的人就是威客.目前的威客模式以悬赏为主.所有竞标项目均是发布任务方定价,先付款至威客平台,竞标威客根据需求开始创作并上传,至截止日期由客户评价,中标会员将得到悬赏。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众多的威客网,一般的威客任务集中在软件网站logo设计等,猪八戒威客网曾经招募过30万的任务,为中国威客之最。 身为中国人, 深深为威客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们自豪,为他们叫好。 进一步看了几篇刘峰的博客,其中一篇就是众包和威客的对比,倒让我对威客开始担心。威客开创先河,不论成败与否,这就是时代的精神,互联网的精神。但是在威客创始人的诸多博客里,他更多的纠缠于跟其他理论和“抄袭者”的争辩之中。 关于互联网的理论,我想没有人敢妄称经典,即使是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任何理论都是在不断发展。至于威客过于着重商业的一面,而没有研究人性的一面。比如互联网的几个经典wiki,linux,apache,威客理论都不能很好的解释。众包并不完美,也没有结论,但是它能从更广博的角度看待互联网的现象。视野的广博,包容的胸怀,创造的思想才是能立足一方的理论的根基。 对于威客,虽然从理念上我比较认同, 但是他是否能适应这片出生的土壤,并壮大成就, 能否走向世界,成为互联网的一道中国特色的风景,我只能说,还需要时日来观察。

02Aug/09

Threadless的Tee和旅游

最近每天早上都用功看书,干掉了长尾理论2.0, 接着搞完了未来是湿的。这本湿书着实误人子弟,就像我这样的。一次跟老板在谈工作,两人都兴致盎然,开始进入到自吹自擂的阶段。“俺在疯狂读书,那个the world is wet就非常好。” “什么?” “就那个巨著名的。。。” 以上对话都是英文。回家翻书,此书英文名Here comes everybody,你说现在这翻译的!也许是俺读书的方式–永远都是蹲马桶的时候,把这英文名也给排泄了。 昨天开始,进入到互联网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众包。没看几页,又看到了长尾里的老故事threadless, 看起来互联网里就这么点事,众包就说维基, 电子商务就说那条最大的河,web2.0/SNS就开始看脸书, 偶尔再来点谷歌内幕。 Threadless是俩找不到工作的高中生在卧室里倒腾出来的网站。这事要是被党知道了, 肯定要立成自主择业的典型啊。真实情况是这俩人找不到工作,一赌气干脆去玩爱好去了–搞新奇的Tee。 杰克兄弟的点子有点不同,自己不设计Tee, 而是网上征集Tee的设计;杰克兄弟也不当裁判给业余设计师们颁奖,网络的游民们干这个正合适。杰克兄弟喝着咖啡,等游民们评选出来,他们拿着小样,找工厂生产出来就行了。两个傻兄弟惊喜的发现,没几年的时间,自己成了小老板了。 这个故事也是众包着重分析的现象,利用大众智慧,成就前所未有。维基也是一个典型,一群业余爱好者通过互联网聚集,做起了学者专家的专利工作-编纂百科全书。这一群业余选手已经PK掉了微软的电子百科,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大英百科也逃不脱被KO的命运。 利用众包的方法,旅游业该怎么做呢? 跟一个旅游业界的哥们前天闲聊,从创业聊到在互联网上创旅游的业。题目已经非常具体了。 今天看了众包的开篇,瞎支一招。成了我也不是股东,败了我现在就跟你说清楚–哥哥啊, 不要怪兄弟我啊! 其一, 激发游民的智慧, 我们就仿照Threadless,让游民们来策划个性游,网上大家评比。当然是性价的评比了,策划要包括旅游的内容,然后交由业内专家,比如携程或者国外如priceline之类的,给每一个方案核价。 其二, 继续激发更多网民的智慧和热情,让他们对所有方案来投票。 其三,创业者出现了,给方案获奖者发奖。 其四,按前3名的方案组团,开始捞钱。 靠!这也是创意?大家来投票吧。 下附几张今年4,5月份欧洲游的照片,旅游,我所欲也!!!Read More…

26Jul/09

从一个母婴类网站开始的臆想

偶然得知一个朋友利用业余时间跟别人合作一个母婴网站,网站刚刚开始半年多,正处于迷茫的坚持,坚持的迷茫阶段。看看alexa的统计,流量偏低,停留时间和PV都在1左右。 加大投资,吸引流量,对个体的投资网站经济上不是很现实,更因为很可能是饮鸩止渴,在没有稳固的技术特点和客户基础的情况下的爆发,跟超新星一样,闪亮过后,在瞬间消耗了不亚于太阳终生所放射的能量,失去对自身重量的支撑,坍塌成中子星甚至是黑洞。 在我看来,创业初期的偏执和狂热已经减退,这个时期反而是创业网站的最美妙最关键时期。对互联网的认识和远见,自身的商业和技术创新能力,在这个时期才会得到最真实的检验和发展。进一步创新,坚守一份信念,这样的故事在诸多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可以发现。最喜欢的是维基百科的故事。 维基百科之父吉米·威尔士突发奇想,创建线上百科全书Nupedia,其内容是由各领域专家透过同行审评(peer-review)过程,检查确定后才发布的。这个观点在现在看起来不过就是协同生产(collaborative production)在百科全书业的应用。在经历了互联网初期带来的共享热潮之后, 协同生产成为当时的热门互联网模型。 维基的第一名雇员拉里·桑格博士花了数星期的时间制定整个的流程,之后在2000年宣布了Nupedia的成立。令人意外地是在即使在招募到了第一批志愿者做顾问,以及相关的学者,进展异常的缓慢。桑格博士意识到流程可能是产生百科条目的绊脚石。碰巧桑格经人介绍,知道了维基这个小软件,就决定用维基这个软件来产生Nupedia的第一批文章。2001年1月10号,维基作为Nupedia的附属工程上线了 Wiki引擎,或称为Wiki软件,是指用来架设Wiki的软件。广义来说,即是一种软件能作为网络共笔,供网友自行编辑,并最终集合成完整的数据库。狭义来说,即是能达成维基百科样式的软件。世界上第一个维基软件由软件工程师沃德. 坎宁安于1995年创造。维基是夏威夷语,意思是“快”。 沃德希望创造一个用户易用的知识库, 帮助软件社区共享软件设计的知识和技巧。 维基软件和Nupedia最大的不同是:维基软件从设计理念就认定使用者是彼此互信的,所以舍弃了一般的协作工具里的复杂的角色认定和流程。打个比方,维基软件就像一个企业,董事长之下没有CXO们,更没有中间管理层,都是一线的员工。董事长仅仅需要定出公司的长期目标,具体的工作和管理都是每一个一线员工自我实现的。所有员工都是peer-peer的对等关系。从某种程度,董事长也不可独断专行,所有员工的民意可能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让我们记住个这个名字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第一个维基软件,还有其创造者沃德·坎宁安。 仅仅几周的时间,维基百科的文章数量就超过了Nupedia,到2001年底已经有15,000篇文章了,而且增加的速度还在加快。拉里·桑格认识到这个趋势,辞去了Nupedia总编的头衔,自封主组(chief organizer). 现在可见的原因,这个头衔在维基世界里是没有的,事实上拉里·桑格因为其职能的冲突及其对内容审核权利的要求, 在2002年3月被辞退了。Nupedia计划也于2003年9月26日中止计划。 在一个新技术出现后,如果最终被大规模应用,必然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核心影响力存在于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同样重要的是对生产的组织方式的影响。具体到互联网, 没有人现在就能对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有一个结论性的论断,所有对互联网有兴趣的人仍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观察到的有以下几点 知识分享的成本趋近于零 传统职业领域出现大规模的业余化 组织的成本趋近于零,带来了传统上不可能组织起来的微小群落的繁荣。 组织形成的速度和组织行动的能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新型恐怖主义,闪客,众包(这个WIKI条目是我刚才添加的。。。) 搜索技术的普及使丰富性成为可能,并深入大众。也就是长尾。 在维基的故事里可以明显的看出技术影响的双重性, Nupedia的失败是因为它仅仅关注了生产方式–协同生产,而生产的组织形式还停留在上一时代–每个企业的核心就是由所谓的Org chart组织结构图和code of conduct行为准则之类。拉里·桑格花了数星期的时间去建立这些规则,最后在维基的实践中统统都抛弃了,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