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写词句

30Mar/21

古诗漫谈 滁州西涧 vs 邶风 柏舟 谈古诗中的舟和船

在Duolingo的中国古诗双周聚会,诗友和中文爱好者分享和交流的地方。 本视频也可在Bilibili这里看:滁州西涧 vs 邶风 柏舟 谈古诗中的舟和船 本视频是会议录屏,从经典文献中“舟”的释读,历代的有关“舟”的诗句,分析了”舟”在中国古典哲学和诗词里的几种意象的产生和转变。“舟”最早于周易和尚书里是圣王济天下,利万民之器,到了诗经邶风的柏舟一诗里,已经化身为国家和君王的象征,这大概也是荀子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所传孔子言论的来由。自魏晋南北朝尤以唐代为代表,舟船成为个人及其命运的意象,直至今天仍为大众所熟悉,所运用。 以邶风 柏舟作为具体案例,了解了”舟“在古诗中最初的含义。 结合庄子“不系之舟”的哲学理念和“韦应物的历史背景和生平,详细分析了“滁州西涧”一诗精妙款曲的写作手法以及独一无二的“有系之舟”的文学意象,堪称古典“舟”之意境的写作巅峰。 补充:“滁州西涧”乃韦应物述怀之作,对地面“幽草”和上位“黄鹂”的向背,急急春潮的动荡时事,到固守边陲”野渡“的”有系之舟”, 无不反映了韦苏州旻天怀人的人生志向。恬淡是他的文字的映像,悲天悯人是他的真心所在。“恬淡高远”四字不虚也。

27Mar/21

“耨”,活化石秦腔?

秦腔nou4音是个日常高频词,比如“你nou啥?”, “包(不要之意,BuYao连拼)nou咧”, “你胡nou啥?”,“nou一下”。在关中的地面, 即使今天你没说nou,明天一定会说,就是这么普遍。当今受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以“弄”音代替nou, 比如“包胡弄(nong4)咧”。Nou的意思于日常口语中基本等同于“弄”, 就是“做事,折腾”的意思。 今读周易系辞,有: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耨(异体鎒)字音nou4,跟秦腔日常音完全相同。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nou音部仅此独字:耨。先秦典籍,多以”耕耨” 连用互训,就是在地里劳作的意思。管子有“一農之事,必有一耜、一銚、一鎌、一鎒、一椎、一銍,然後成為農”,则“耨”当为农具的一种,跟耒耜一样的日常农具。管子还有“張耜當弩,銚耨當劍戟”,将耒耜和耨互比,一个弯曲如弓,一个笔直如剑戟。还有“造父方耨”,“治國者若鎒田” 中用字,已经不完全是耕作之意,而是更接近今日之秦腔了:治事做活。有意思的是号称完全继承周人衣钵的鲁人春秋三传,几十万字仅有一例“耨”, 而有周之典籍,战国之齐秦之故语,还有两汉,耨来耨去,俯拾皆是,有如今日之秦地儿女,每天你耨我,我耨你,耨个不停。不知今日之齐地口语中还有此nou音否。不过越来越多的发音已经不是nou而是nong了,我周秦汉唐最后的遗韵难道就要在这一代消亡了? 周秦故地,农事神鬼国家之精神已经深深植入民风地气,日常秦腔以农事之“耨”引申为劳作,折腾,以神鬼之“蓍龟”来代用口语中的谋划,阴谋,以“羞/亏先人”为有生的最大耻辱或者诅咒。泱泱秦腔夏雅,中国语言的根基,还能延续下去么? 以下是先秦两汉典籍里出现“耨”的段落。两汉之后,除了引用前朝典籍,文献里”耨”字罕见。大概就是文气南移,正音被夺了。 逸周书 若農之服田,務耕而不耨,維草其宅之,既秋而不穫,維禽其饗之,人而獲飢,云誰哀之? 周语 徇,農師一之,農正再之,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師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則大徇,耨獲亦如之。 王治農于籍,蒐于農隙,耨獲亦于籍,狝于既烝,狩于畢時,是皆習民數者也, 齐语 時雨既至,挾其槍、刈、耨、鎛,以旦暮從事于田野 春秋左传 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注:臼祭,胥臣也,晋国人氏。晋南关中自古秦晋一家也,口音风俗近似。 孟子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庄子 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餘里。 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銚鎒於是乎始修,草木之到植者過半,而不知其然。 韩非子 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 不服兵革而顯,不親耕耨而名,又所以教於國也。 造父方耨,得有子父乘車過者,馬驚而不行,其子下車牽馬,父子推車請造父助我推車,造父因收器輟而寄載之,援其子之乘,乃始檢轡持筴,未之用也而馬轡驚矣。Read More…

14Mar/21

古诗漫谈 周南 关雎

在Duolingo酝酿多时的中国古诗双周聚会终于成行了,这是第三讲。第一讲王维的观猎和古代田猎,可惜忘了录屏。两次网会都只有一个与会者,觉得俺的分享还有点意思,可以继续搞下去。不做此无为之事,俺这糟粕之声也无从排遣,继续吧,每双周日的北京时间10pm-11pm,腾讯会议。 希望这里可以成为诗友和中文爱好者分享和交流的地方,各方神圣皆献所能,分享各自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千万不要让此会成为俺的一言堂,就不好玩儿,很不好玩!有兴趣的诗友可以来跟我报名,在Duolingo events里搜我的网名:catubibu,发信息给我。 我们的追求:有所收获,有所享乐,有所分享我们的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个性答案 视频第一部分为2.28日的会议录播,讲正月十五的背景部分忘了录屏,讲解从视频的0:15秒开始。本视频是关雎的漫谈的第一部分,涉及了关雎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视频第二部分是三月十四日的会议录屏。讨论了桑林之舞,周礼,周易及其与关雎的关系,介绍了关雎的特别之处:四始之首,连绵词,独有五章于国风,探讨了关雎是什么鸟这个有趣而亘古的问题。 补充资料: 斑鸠求偶的视频:https://haokan.baidu.com/v?vid=8939009245449579388 桑林之舞:百度或者谷歌“桑林野合图“ 各地民歌:油管或者视频网站搜索各地民歌,对比歌词和曲风。关键词如:陕北民歌,山东/西民歌,河南/北民歌,湖北/南民歌,四川民歌,安徽民歌,江苏民歌, 看不了油管可以来Bilibili:周南 关雎第一部分 关雎第二部分

11Mar/21

“混沌”是chaos?

混沌可能最早出现在老子道德经的经注老子河上公章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经)。謂道無形,混沌而成萬物,乃在天地之前。 马王堆帛书老子为: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老子河上公章句又有:此三者不可致詰,三者,謂夷、希、微也(道德经)。不可致詰者,夫無色、無聲、無形,口不能言,書不能傳,當受之以靜,求之以神,不可問詰而得之也。故混而為一。混,合也。故合於三名之為一。 老子河上公章句可能是道德经今天已知最古老的注疏,相传是汉文帝时河上丈人所献,归为先秦战国文献也未尝没有可能。即使不能归为先秦文献,也是汉初尚未受到“汉儒”漂洗的道家思想和文辞。 混字,和也。在此文中,是大于等于两个有物的混合。可类比于开天辟地后的天地阴阳之合,这个就比较形象,容易理解,天地之合云雨也,男女之合也是云雨也。从帛书用词昆来看,更可能是老子的初始用词,还是混合之意,可是其混合之道不一定是云雨,所以无偏旁的三点水,更加凸显了有物混成的神秘和未知。后世经师训昆为混,大概率是汉字隶变后用字和字义都有了不小的变化,昆和混音意都开始分离。考诸金文,昆字上日下双手作物,就是乾卦的意象,天行健,健即建人也,以云雨建人建物。 沌字就简单了,云雨+屯卦,屯即春字,小草朦胧发芽初生的样子。也许最初的混沌就写作昆屯呢。 先秦鬼谷子有: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而神道混沌為一。 此处也可能是混沌最早的出处。其意明确无误,神道二物混合而生为一新物。可见至少战国之时,混沌一词(连绵词)已经在道家典籍是专有名词了。 列子.天瑞有: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这里的浑沦就是混沌,两个字不大像能训为同音,大概浑沦那就是列子说的方言发音了,这里已经是我们现代理解的意义了,即宇宙初始,混混沌沌一团。 再后有西汉淮南子:《原道》者,盧牟六合,混沌萬物。也是阴阳相交而生物的意思。以上四家都是黄老道学,混沌一词已经分化有两意。 再再后东汉儒家的白虎通德论有:始起之天,始起先有太初,後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然後剖判清濁。此中之混沌,已经不大能确定它的含义了,现代的混沌说和道家原始的交合萌生之意都可为解。不过道家的明白人一直都有,药王孙思邈《四言诗》:“一体混沌,两精感激。” 这意思不能再明白了,医道一家,阴阳之学之道是其看家的本领。 混沌还有可能是先秦道家为原道天地而造的新词,混沌乃叠韵连绵词,不可以逐字解读,但是造词之人以双字之意赋予了此连绵词。很明显,这是文字发展到高级阶段,文人开始主动创造和赋予词义和读音,而不是从口语和自然中得出字词。 总之混沌不是chaos, 是指天地起始,朦朦胧胧,勃勃生机。混有混合交合的意思, 就是阴阳相交,而生万物。沌的原字是屯, 易经“屯卦”解屯字为春,草木萌生的样子。 混沌,就是指万物起始,是由阴阳相交,朦胧而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