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Jun/19

风骨格律终秦腔

以下短文,原发于5.18微博。因他人中国拳脚功夫的一篇溯源短文,兴我中国诗歌之思辨,记录于下文。简单概括,中国自古诗歌,从三国南北朝期间诗分离于乐,歌诗并举,格律之变始也。原因史实仍需挖掘探研,但从诗文本身的诵读和流传角度,格律于诗无异于翅翼于老虎。所以才有了”唐诗”,否则中国诗歌还会继续走在乐府和少数人精英诗歌的路上。隋唐开创的科举对唐诗也至关重要, 不仅全民普及了诗人,也全民普及了读诗之人和读诗之风。以下小文探讨了格律和音韵的演变,以及为什么唐后诗界繁盛而诗篇凋零。 诗歌风骨音韵,相辅相成。风者,志也,根本立意如郭靖所说:为国为民,而非有宋以来的儿女情长。骨者,音韵也,风志之车马,令辞章行云流水,抑扬顿挫。诗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无人论及:受众和写诗人的多寡与普遍。 唐以后缺风骨,宋以后缺受众,所以有宋及宋以下基本不堪入目,也不流行。有如枪炮出,拳脚废(小说,戏剧,音乐行市以及诗歌不立于科举,晚清科举恢复诗歌不过死灰而已)。 音韵有宋已经不传,所以广韵出。自孔子从周雅言至有唐,历1400岁,有解言说字之尔雅说文,却无官方音韵之典,即使魏晋南北朝裂国之久,隋统后的韵书“切韵”并不流行。无它,都城正腔再统于秦地,举子入京,京官外放,孰对孰错,并不需要“切韵”。其次, 诗歌始终是少数人的器具,即使有音韵之典,也没有普及流行。很明显,正音的诉求以乱世为最,南朝士子们苦读诗书各经而孜孜以求何为正音。俟天下一统而正音再统于秦音结束。周秦汉唐,无论裂土战国多久,正音最终以秦地秦腔再统于长安。此字何音?去秦地问秦人便知。 广韵之学大盛,盖都城东迁,都城腔变为汴梁豫声,与秦腔有异。宋人迂腐,不知修订韵书以合当下,固守所谓的唐韵,而与汴梁音不和,诵读诗书则呕哑嘲哳。不得已入乐以咏言而为宋词。千百年来,广韵谬之广也。更无需说都城腔再历吴越蒙古燕赵女真。自宋以降,江南广府把持学术,强解南蛮东夷音韵为周秦汉唐之传承,有如英美强解希腊为其文宗,荒谬之极。 读汉唐,唱秦腔。一家之言,见笑见笑。

05Jun/19

Chinese poem illustration/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Farewell to Chang’An

Chinese poem illustration: 金铜仙人辞汉歌/ Farewell song by the Han Bronze Immortal by Li He Full video also available at Bilibili: 金铜仙人辞汉歌 A lyrical poem about the story happened in Three Kingdoms time.Read More…

02Jun/19

读诗一年春发生

自18年5月12号第一首英文讲解古诗词视频发布起, 到今天一年有余了.读诗,其一深感古典文学诗词的修养太浅薄, 其二为了磨练英文和讲解.两样事情, 起初都是为了进入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而磨练技艺, 在过程中渐渐被古诗古人感动, 时时沾巾. 而后抬起头来,胸怀顿广, 面目华彩. 读诗, 就是体味各位仙圣佛鬼人的一生, 也是于虚无中无限接近人生极乐,世间至悲或者行坐入禅的过程. 在风轻云淡或者雷电交加的荒蛮南地,能体味这样一份经历,如此情感, 夫复何求. 一年下来, youtube上发布了112个视频,涉及約100首古诗中有诗经,汉乐府, 汉古诗, 魏晋风骨, 南朝小令田园, 唐诗,宋金词. 唐诗占压倒多数, 其他的朝代少量诗词, 多用来说明诗词的传承和演化. 楚辞和宋词以降,还未染指. 第一首李白”将进酒”发布于2018.5.12,视频中 “将”字误读为jiang1. 本文之前的是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发布于2019.5.30.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的的确确, 我也开始意吟了, 以下皆胡吟也. 寒风瑟瑟,无家可归,安得广厦,寒士欢颜Read More…